近年来,衡东县荣桓镇以党建为引领,通过支部驱动、党员带动、党群联动,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短板,促进“党建红”与“环境美”有机融合、相得益彰,努力绘就一幅“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宜居和美乡村新蓝图。
支部驱动,打造和美乡村建设“桥头堡”。始终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突破点,全镇8个村(社区)党组织充分发挥基层战斗堡垒作用,全力打造和美乡村建设的“桥头堡”。建强支部堡垒。各村(社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支部班子成员率先垂范,组织党员深入田间地头、街头巷尾,科学制定整治方案,带头清理卫生死角,修缮公共环卫设施,通过“主题党日+环境整治”活动,使“党建红”成为引领人居环境整治的鲜明旗帜。发挥“三长”作用。坚持以片组邻“三长”为重要载体,压实驻村党政负责人和村党组织书记责任,实行“村管片、片管组、组管邻、邻管户”的人居环境整治分级管理责任制。将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纳入“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主题党日,发动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定期组织垃圾清扫等活动,切实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抓好督查落实。成立全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镇长任第一副组长,下设人居环境整治专班,由分管副镇长牵头,抽调8名同志负责全镇人居环境的统筹谋划、组织实施、督查落实。整治专班不定期对各村、社区人居环境进行明察暗访,下发通报10期,并作为人居环境考核及追责的重要依据。对连续2次被通报或累计通报达4次以上的,由镇纪委约谈驻村负责人、村党组织书记;对连续3次被通报或累计通报6次以上的,对有关驻村干部和村、社区干部启动问责程序。
党员带动,争当和美乡村建设“排头兵”。通过党员分组负责、亮诺践诺、积分管理等制度,调动党员的积极性,发挥好党员在和美乡村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落实党员分级负责。由镇党政负责人带队,组织驻点干部深入各村、社区召开人居环境整治屋场恳谈会、民主协商会,广泛入户走访,发放《荣桓镇人居环境整治倡议书》1500余份,向群众宣传人居环境;各村、社区党员干部分工合作,各司其职,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动一级干,形成上下联动,整体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实行党员亮诺践诺。镇机关党支部将全镇党员干部分为9个小组,每1-2周组织一次大清扫活动,分片负责镇机关公共区域卫生,或分段负责镇村主干道清扫、整治。各村、社区也将党员分片,分别划定公共卫生责任区域。全体党员干部亮诺践诺,对负责区域、路段包干负责。推行党员积分管理。镇机关党支部和各村、社区党组织对党员包联人居环境工作情况实行积分制考核管理,制定了加分、扣分细则和标准,发挥积分制“指挥棒”作用,让党员“靠行动获取积分、凭积分判别先后”,激发党员主动为民服务的热情,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营造比学赶超、争当先锋的浓厚氛围。
党群联动,奏好和美乡村建设“交响曲”。注重提升村组群众和社会各界参与人居环境整治意识,在全镇人民的齐心协力下,道路沿线、小组屋场越来越整洁、越来越有序,“大美荣桓、家家共创、人人共享”的理念深入人心。加强网格管理。全镇分8个大网格、49个小网格,党员、组长、群众代表作为网格员充分发挥人熟、路熟、情况熟的“土著优势”,通过走村入户、电话及微信联系等方式,积极宣传引导广大村(居)民主动参与环境卫生整治行动,凝聚和美乡村建设的思想共识和强大合力。开展志愿服务。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积极开展农村人居环境卫生整治志愿服务活动,定期组织新时代文明实践党员志愿服务队及群众志愿者清扫村道、清除卫生死角、整理乱堆放杂物等;发挥徒步协会等社会组织作用,通过“户外运动+志愿服务”加强宣传引导,营造人居环境整治浓厚氛围。激发群众自觉。健全完善现有村规民约,将垃圾清理、环卫保洁纳入村规民约范畴,注重发挥人民群众主体作用,引导群众自觉加强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提高,一改以往“干部干,群众看”的被动局面。创建“人居环境‘随手拍’”微信群,将问题图片及微信位置反馈在微信群中,村干部和保洁员进行迅速处置,并将整改后前后对比照片发到群中销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