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桃江县聚焦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实现基层基础不断夯实,党建质效提档升级,为推动全县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
把方向管大局,“两个维护”更加坚定。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推动党员干部政治能力持续提升。贯穿一条主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做到县级领导示范学、中心组集中学、党支部兜底学。聚焦本领提升,举办各类专题讲座、培训班41期,培训各层级干部9675人次。扛稳第一责任。持续深化“三个提升行动”,主持召开县委常委会会议30次,开展中心组和“第一议题”学习36次。建成全市首家舆情演训室,《培育时代新人 打造“功臣之乡“》案例入选全省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案例。积极推进基层统战“五融行动”,全面整改述职问题6个。一以贯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集中查处一批“群腐”案件,高分通过省委巡视整改评估,强力推动县委巡察全覆盖。树牢一种导向。鲜明树立选人用人正确导向,提拔重用政治过硬、敢于担当、锐意改革、实绩突出、清正廉洁的干部95人,晋升职级578人次,澄清正名15人次,跨单位推进“中层干部大交流”70人,激励干部担当作为。
夯基础求突破,组织建设更加有力。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推动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不断增强。“多点发力”夯实基层战斗堡垒。高位推进村班子运行中期评估和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培育储备,动态调优“两委”成员44人,储备后备力量1998人,排查纳管重点村29个,整顿转化软弱涣散党组织4个。健全机关党建责任落实、运行保障、典型引领三项机制,成立机关党委(党总支)27个,培育示范点9个。开展“基层党建大提质”行动,深化园区、学校、医院、国企、两企三新等领域党组织建设,实现党建与业务“齐头并进”,“五好园区”建设成效明显,教育“双减”工作做法获省推介、入选省“国培计划”项目县,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通过验收、基本公卫工作绩效评价获全省第一。“双向奔赴”提升党员管理质效。打破流出地、流入地党组织协作壁垒,建立流动党员管理“四联四化”机制,创新建设“一站一家一支部”11个,1645个基层党组织和3.9万余名党员在防汛救灾、基层治理、产业发展、环境整治、创文巩卫等一线当先锋、做表率。做优党员教育“六大课堂”,承办市级“田间课堂”,线上线下培训党员40万人次。在全市率先完成农村党员档案室电子信息化建设。“引育融合”激发各类人才活力。实施“招才引智”工程,制定《紧缺(急需)人才引进办法》,推出7条优待措施,招引各类人才385名。聚焦全县五大优势产业链,开展用事业编制引进企业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试点。依托乡村振兴人才服务站,入库“四类人才”7122人,开展各类活动951次,引能人返乡创业980余人。
建机制重协同,社会治理更加高效。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推动党的组织优势更好地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轻车壮马”提质。因地制宜出台3批次、55条破解乡村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具体措施,在推进整治形式主义顽疾、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推动干部能上能下等方面转化建立制度机制15个。“三长统筹”聚力。建立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探索“三长制+N”治理模式,引导以“三长”为主体的各类力量深度参与中心大局,常态化推动99个机关企事业单位、2400余名在职党员下沉一线帮助解决问题2.1万个。“多元共治”增效。擦亮枫桥经验“金字招牌”,“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李狮工作室”落地,“四化”人民调解工作获央视报道。抓实以法护“新”、以爱暖“新”、以技助“新”三项行动,为新就业群体提供法律援助、服务培训5150余人次。深化党建带妇建、促团建,搭建“团团心灵驿站”“七彩假期大学生暑期志愿服务”“少年军校”“有话好说婚姻问题调解”等平台载体,全市志愿服务和社会工作服务能力提升培训班在我县举办。
强引领促改革,发展动能更加强劲。坚持以党建引领赋能乡村振兴,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群众安居乐业。立足优势谋发展。充分发挥县竹旅文体康产业链联合党委主导作用,融合发展工作路径全国学习推介,高质量承办全国“以竹代塑”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全市旅发大会,《竹海幻境》惊艳湖湘,连续两年获评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县。五大优势产业链总产值达450亿元,化解村级债务46%助力村级集体经济健康发展。蹄疾步稳促改革。深入实施强化村党组织“联村共建”助力乡村振兴三年行动,创新“一链多片”发展模式,延伸“产业链联合党委—4个融合发展片区党委—18个片区村党组织”三级组织链条,片区内盘活“沉睡三资”2245万元,联建项目54个,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超740万元。用情用力惠民生。坚持以党建赋能生态文明提质增颜,强化“组织引领、党员示范、群众参与”,国家“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获省级推荐,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典型经验全国推广。聚焦基层所盼、群众所急,践行“四下基层”、深化“走找想促”,开展“访民情、解民忧”“五个一”活动,开办《冰冰有理》民生栏目,34名县级领导下访调研解决问题715个,推动化解民生领域“挂账”问题87件、信访积案32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