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我们遇到问题,都愿意找老法官们聊一聊,听听他们从法律角度给出的意见。”近年来,常德市武陵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观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讲话精神。多渠道多方式聚才用才,紧密结合离退休党员优势特点,建立了多个“银发人才工作站”,引导离退休党员发挥作用。其中,“银龄调解工作室”利用退休法官在基层治理与法治工作中的专业特长与经验优势,抓前端治末病,有效控制了矛盾纠纷上行,充分发挥了基层调解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第一道防线”的积极作用。
开展普法宣传,增强居民法律意识。退休老法官丰富的从业经验和法律知识是普法宣传工作的重要力量。“银龄调解工作室”将退休法官组织起来,主动参与针对不同年龄层面的普法工作。送法进校园,组织退休法官,成立“武好青年”普法宣讲队伍,举办“法护春苗”专题系列讲座,以通俗易懂的“小案例”诠释法治“大道理”。“以案释法”教育引导在场学生和家长加强法律知识学习,教会他们养成正确的价值观、良好的情感导向。送法进社区,深入社区开展“防范非法集资”“防养老诈骗”等普法宣讲活动。热情解答居民法律咨询,认真讲解民法典中涉及养老、医疗、赡养等相关法律知识和预防电信、养老诈骗等有关知识,张贴法治宣传画报,给老年群体送去自我保护的精神食粮。
提供法律咨询,化解基层矛盾纠纷。担任“三长”,就地就近发挥作用,加入社区信息群,及时发现矛盾纠纷苗头,协助社区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化身“基层和事佬”,加入基层纠纷预防化解队伍,上门劝导调解,在“稳情绪”、“讲道理”,“说明白”三步走中,使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提供“家门口”司法服务,目前共成立16个诉源治理工作站,提供法律咨询240余次,参与社区调解106次,化解纠纷矛盾79次,群众满意度达95%以上,做到辖区内社区全覆盖,为社区治理出谋划策,疏导基层矛盾。
推进诉前调解,服务企业降本增效。进驻企业行业,重点针对新兴业态调解诉求,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理念,建立多元解纷“1+N”联动机制,形成“法院+行业”的纠纷调解新模式。优化诉调对接网络,创新“调解-速裁”机制,由1名退休法官调解员对接1个速裁团队,让多元调解前端和速裁快审终端无缝衔接,有效提高调解效率,调解成功率达60%。针对当事人无法参与现场调解的情况,“银龄调解工作室”运用信息化手段,不断适应新形势、掌握新知识,大力推进“人民法院调解平台”深度应用,实现全流程在线办理。目前,“银龄调解工作室”已经通过“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开展在线调解800余次,音视频调解适用率达100%,极大降低诉讼成本,为当事人提供随时随地零距离调解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