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口县长塘瑶族乡以“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主题党日活动为契机,着力实现基层党组织生活既有“党味”又有“鲜味”,切实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充分激发党员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热情,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讲好“一堂课”,推动理论学习走深走实。“用瑶话讲政策,大家听得更明白!”老党员陈显江在老艾坪村党员活动中心,向围坐的党员讲解乡村振兴政策。这样的场景在长塘瑶族乡并不少见。为了让党的创新理论“沾泥土、带露珠”,乡党委鼓励党员用瑶话、洞口土话等方言上台讲“微党课”,或讲政策、聊业务、谈工作,或结合自身经历和工作实际,让身边人讲身边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用小故事讲大道理、以小切口述大主题。
这种“人人上讲台”的模式,让党员从“听众”变为“主讲人”,在备课讲课听课中感悟思想伟力,汲取真理力量。截至目前,全乡已有270余名党员上台轮流讲微党课、交流业务、分享学习感悟,一堂又一堂的微党课,真正实现了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观好“一部片”,推动党员教育入脑入心。结合“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每月组织党员在远程教育站点集中观看教育专题片,用教育片中先进典型诠释党的初心使命,党员从历史中汲取奋进力量,自觉向先进模范学习看齐,筑牢拒腐防线。《民族的号角》纪录片,让年轻党员小王红了眼眶:“先辈们上下求索,咱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党的光辉历程》让机关党员铭记党史光辉,照亮了前行之路;《新乡村》则激励了多名农村党员积极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努力成为致富带头人。
针对山区党员居住分散、流动党员较多的特点,乡党委利用网络平台便捷化、内容多样化特点,依托共产党员网、红星网、“学习强国”等平台,持续向党员推送短视频和微党课,引导党员看视频、学经验、促发展。教育片不仅成为党员精神的“加油站”,更化作行动的“指南针”。
做好“一实践”,推动服务群众见行见效。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积极组织党员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在瑶族聚居的老艾坪村,党员在农家院落里与群众围坐在一起,用方言讲解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前觉得政策离我们远,现在党员上门讲,心里暖烘烘的!”村民丁昌仁笑着说。“微心愿”认领最受群众欢迎,独居老人想要一床棉被、留守儿童希望有个新书包……党员主动对接,深入群众家中了解实际困难,帮助圆梦微心愿。在环境卫生整治中,党员带头清理卫生死角清除垃圾杂物、清除小广告,村民纷纷加入,携手共建干净整洁、文明有序的宜居环境。更令人欣喜的是,民族文化与文明实践深度融合--非遗龙灯“十三节龙”闹新春;瑶寨千年民俗“粽包脑”舞元宵祈福;乡村文化大舞台上,“民族团结”主题彩绘成为网红打卡点。
如今的长塘瑶族乡,党员身影活跃在每一个角落。他们护送学生过马路的“护学岗”让家长安心;他们在防汛救灾中全力守护着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他们在通乡公路建设中协助党委政府化解矛盾纠纷9起......一次次实践,一次次奔赴,党员用汗水书写初心,群众用笑脸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