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桃江县大栗港镇坚持把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提升作为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的重要举措,以问题为导向,以效果为准绳,以全面提升为目标,推动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提质增效。
用好“放大镜”,精准捕捉整顿关键点,寻病根压责任。2024年初,以村党支部“自诊”、乡镇党委“会诊”模式,明确牌形上村为整顿对象。严格落实县领导联村、镇领导包村、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单位结村的“四包一”举措,强化四方联动,通过走访、座谈、实地查看等方式,查找病根病因,了解突出问题,制定并细化整顿提升措施,明确整改任务、整改措施、整改时限、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把准整顿的关键点。近8个月时间,市县两级帮扶单位领导7次到场指导,县级联点领导5次深入基层,乡镇联点领导全年累计10余次到村,形成“上下联动、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坚持整顿劲头不松、标准不降、目标不变,为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提供坚实的后盾支持。
用好“显微镜”,精准把握整顿梗阻点,配良方抓落实。从“组织软”“环境差”“管理乱”三个方面,把握具体问题,精准施策。培优骨干队伍,让组织强起来。各级领导与村级班子开展6次谈心谈话,凝聚思想共识,提升政治站位。通过召开30余次周例会、8次碰头会,强化班子协作。针对2名村主职、3名副职后备力量,制定4条培养措施,发展1名35岁以下党员,开展16次志愿服务活动。工作队走访全村1590户农户,对67户脱贫户、9户监测户落实“一对一”帮扶,筑牢基层组织战斗堡垒。提升村容村貌,让村庄美起来。实行包片包户,建立卫生管理长效机制。开展屋场会20余次,宣传门前三包制及规范畜禽养殖知识。组织党员、三长等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6次。驻村工作队与村级班子协力积极争取资金项目,帮扶单位购置2000个垃圾桶均安置到位,完成村民服务中心提质改造、村委公开公示栏更换,以及2个山塘加固、1条水渠维修、1.8公里公路拓宽、2条组级公路亮化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乡村颜值与生活品质。加强公开公示,让治理活起来。借助微信群、党员大会等渠道宣传“四议两公开”制度,对议事会、监事会成员进行业务培训,按规定开展议事会5次、监事会8次,促进村务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利用村务公示栏等载体,定期及时公示党务、村务、财务等重大信息,村民知情权、监督权有保障,决策科学民主,党员、群众参与村级事务的积极性提高。
用好“望远镜”,精准瞄向振兴发展点,强体魄提质效。2024年年底,经过村级自评、乡镇审核、组织部门终审,牌形上村成功通过软弱涣散整顿验收。通过紧抓“两委”班子建设、持续推进环境整治、大力加强民主管理,党组织战斗力显著增强,村“两委”班子从过去“一盘散沙”转变为团结协作、高效执行的“战斗集体”,成功谋划并实施各类村级发展项目8项,工作质效大幅提高。村“两委”积极作为,两年多为桃江资江大桥共筹款490多万,并助力大栗港资江大桥动工仪式在牌形上村顺利举行,展现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与凝聚力;聚力打造生态美,彰显生态亮色,改变了“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的状况,村庄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为乡村振兴注入了“绿色”实力;“四议两公开”制度得到广泛宣传,深入人心,群众的满意度也在稳步提升,实现了以点带面、整体提升的根本目的,以问题为导向,变薄弱点为发展点,村级发展呈现新气象。同时,坚持常抓常管,实行全程跟踪问效,积极开展“回头看”,通过实地走访、个别谈话、查阅资料等方式对问题整改情况进行专项督查,防止出现反弹回潮问题,强化“治养结合”祛病根强体魄,防止软弱涣散党组织“旧疾复发”,整顿成果不断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