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江县桃花江镇:聚焦“选育管用” 筑牢村级后备力量根基

文章来源: 红星网  时间: 2025-01-07 18:51

近年来,桃江县桃花江镇聚焦“选、育、管、用”四个关键环节,构建基层党组织后备人才全方位培养机制,不断优化村级后备干部队伍结构,提升队伍整体素质,为村级干部队伍蓄足源头活水,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选出好苗子,把牢“入口关”。一是拓宽选人视野。由联村班子成员牵头,全覆盖开展村级后备力量摸排工作。采取个人自荐、党员群众代表推荐、基层党组织推荐的“三荐”方式,从现任村“两委”成员、致富带头人、本乡本土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在外务工经商人员等群体中择优确定储备村级后备干部。2024年4月,桃花江镇召开花果山片区乡友恳谈会,引进4名在外经商人员新纳入村级后备力量,其中主职1人。二是严把选人关口。将政治素质作为首要考量因素,将“双好双强”作为选拔精准指南,将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纳入组织工作重点任务清单,注重从年轻党员、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员中培养选拔,确保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年龄、学历结构更趋合理,确保后备干部“蓄水池”充沛充盈。截至目前,桃花江镇18个行政村共储备后备干部85人,其中党组织书记后备人选44人,主职后备人选中,35岁以下24人,占比54.5%。

打造硬杆子,把稳“培育关”。一是丰富培育方式。依托党员冬春训、大华村党员教育基地、株木潭村家风祠堂等阵地,采取理论培训、经验交流、实地观摩等形式进行全覆盖、全方位培育。构建村级后备干部“日常教育+学历提升”培育路径,2024年优先推荐8名后备干部参与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为后备干部蓄能充电。二是提高培育质量。常态化组织后备干部参加“三会一课”、“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主题党日和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等专题课程,实现理论筑基和实践提升双结合。推行“导师帮带”和定期培养制度,为每名后备干部确定一名能力强、经验足的镇村干部为帮带导师,通过强思想、帮工作、传经验,帮助他们熟悉农村工作,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今年以来,全镇共结对帮带85对,培训村级后备干部260余人次。

深耕正苗子,把好“管理关”。一是健全完善机制。积极建立健全后备人才管理制度,按照优胜劣汰、能进能出、动态调整的原则,对后备人才实行全周期、全流程管理监督和考核。通过与后备力量本人谈话、查看工作情况、走访党员群众等多种方式,掌握其工作作风和实绩。对不能胜任的,及时调整出库,保持队伍高质量和高活力。二是从严落实管理。开展常态化党性教育和廉洁教育,在党纪学习教育期间鼓励后备力量结合自身实际上专题“微党课”60余次,引导后备力量检身正己,严守纪律,弘扬正气。落实跟踪培养,推动后备力量练就干事创业、攻坚克难的硬脊梁、铁肩膀、真本事。通过强化正面管理推动后备干部成为助推乡村人才振兴、夯实基层组织堡垒的“生力军”。

收获甜果子,把准“用人关”。一是深化实践使用。按照“在培养中使用,在使用中培养”的思路,推行一线工作法,对经过培养锻炼、具备条件的后备人才,适时安排到乡村振兴、信访维稳、抢险救灾、人居环境整治、医保征缴等重点工作中进行实践锻炼,在当“热锅上的蚂蚁”中不断成长为复合型人才。在今年的道人公路扩宽硬化建设中,沿线5个村共12名后备干部在协调沟通、发动群众中发挥了突出作用。二是畅通使用渠道。加大优秀后备人员纳入村“两委”成员、推荐入党、评先评优的倾斜力度,充分调动后备力量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提升归属感。让村级后备力量实现“培养”和“使用”的双向奔赴,使他们服务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明显提升。今年以来,全镇共有8名村级后备力量经过锻炼培养后,按程序动态调整进入村“两委”班子,6名后备干部新发展为党员。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