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口县黄桥镇深入开展“强信心、重担当、敢作为、塑形象”主题活动,以“五抓五强五提升”行动为抓手,不断树牢大局意识,突出目标导向,强化激励引导,聚焦重点工作,矢志不渝绘好黄桥乡村振兴富景图。
以信念为“笔”,渲染文明新风。一直以来,黄桥镇不断坚定理想信念,深挖文化内涵,将文化“软实力”转变为农文旅融合发展“硬杠杆”。不断擦亮开国少将袁也烈、“中国好人”侯长亮、平民英雄曾维龙、消防烈士袁志方、体育健儿邓泽文等黄桥好人名片,树立乡风文明风向标。持续举办“袁也烈故里杯”村级篮球联赛,利用“小球赛”做好融合“大文章”,提振黄桥精气神。通过“赓续红色基因,提振精神士气,凝聚磅礴力量,加快推进发展”主题升旗仪式,展现黄桥文明新风貌。29个村(社区)进一步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进一步规范村级自治管理,树立文明新风。
以绿色为“画”,勾勒美丽黄桥。良好人居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一直以来,黄桥镇始终在人居环境整治上精准发力,全面推进,科学制定考评细则,实行“月检查、月讲评”机制推进人居环境整治走深走实。全镇158名保洁员、1800余名片组邻“三长”分级负责、齐抓共管,实现全天候保洁。扎实开展集中整治,共拆除棚户区老旧危房49座、村组空心房56座,彩布围条1600余条,打通消防通道6处,整治黑臭水体32处,清理陈年垃圾200余吨,打捞水葫芦、水白菜300余吨,整治成效明显。在镇、村主干道种植紫薇花、桂花共计27000株,绿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每年镇财政安排专项资金330余万元,有效解决经费保障问题。成功打造市级和美乡村1个,县级和美乡村1个,县级和美屋场1个,卫生村3个。
以担当为“针”,扎牢治理之基。黄桥镇党委勇于担当,紧紧围绕“平安黄桥”这一总体目标,牢牢把握“坚持党委领导、坚持多元共治、坚持立足基层、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依法治理”基本原则,建立镇属各部门、黄桥派出所、黄桥司法所及石江法庭有效联动的访源、警源、诉源“三源共治”体系,构建群众诉求“一平台受理、一站式服务、一张网共治、一揽子解决”的全链条受办机制和“1、3、5分钟”快速反应机制,打通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让群众矛盾纠纷化解“最多跑一地”,有效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从源头上“降警情、压发案、减诉讼、控信访”目标。2024年,全镇共排查受理各类矛盾纠纷211起,成功调处191起,调处成功率达90%以上。充分利用综治中心指挥调度、风险研判等作用,汇聚监控视频资源2634个、公共区域摄像头179组,实现对重要场所、重点人群全方位监控分析,确保全镇和谐稳定。
以创新为“弦”,激发产业活力。黄桥镇不断加快产业升级,创新销售模式,推进联农带农机制,激活产业发展新动能。2024年新引进落地万韵电子厂、胜岳食品有限公司、德豪五金器材厂三家湘商企业,总投入5000万元,工业规模进一步扩大。不断发展壮大三角柚子基地、石狮杨梅产业、车轮葛根黄桃套种等传统产业。引进石背胜岳蔬菜加工基地,实现蔬菜精深加工零突破,提高产品附加值向终端延伸。重点规划推广药材种植、“梯米”种植、香猪养殖三项产业,拓宽渠道助农增收。投入资金1100余万元,打造车塘、邻江、尧王、三角高标准农田示范基地,推广新型农业技术、智能灌溉系统。定向精准开展直播带货“新农人”培训,打造“懂网络、会直播、能销售”的乡村人才队伍,建构“双线销售+渠道量销”销售模式。2024年黄桥本土达人利用电商平台,为农户销售农产品90余万元,受益群众达420余户。
以使命为“线”,穿引幸福万家。为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黄桥镇以全面促进群众增产增收为使命,多措并举稳就业、促生产、保民生。年内新引进3家湘商企业新增就业岗位300余个,石捷包袋厂完成升级改造带动千人就业,新增扶贫车间2家,解决就业人口200余人。鼓励脱贫群众外出就业共发放就业奖补4.8万元,发放外出务工交通补贴120.7万元。全镇就业人口达63714人,约占全镇总人口的59%;脱贫人口就业4034人,占全镇脱贫人口和监测人口的40.58%。鼓励脱贫、监测人口积极发展庭院经济增产增收,全年发放庭院经济奖补465户共44.48万元。积极落实各项困难救助,全年共发放低保金1500余万元,发放特困供养金300余万元,发放民政救助100余万元,发放救灾资金100余万元,落实雨露计划补贴107.7万元,切实帮助困难群众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