澧县:“三抓三促”夯实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之基

文章来源: 红星网  时间: 2024-12-31 20:12

近年来,澧县树牢大抓基层鲜明导向,落实规定动作、突出自选动作,全县农村党组织建设更有力、破解乡村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更有效、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更有方。

抓实组织建设,共同搭台促进乡村治理水平提升

建优培强“两委”干部队伍。提前谋划村“两委”班子换届选举,全面起底291个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基本情况,摸清119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到任退出情况。制定下发《澧县村“两委”班子运行情况中期评估实施方案》,县委书记带头,县级领导班子成员包联镇(街道),逐村摸排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储备后备人选231人,确保下轮换届平稳有序。

推深做实片组邻“三长制”。深入践行“四下基层”,重点探索邻长发挥作用机制,组织村(居)民代表定期走访,探索开展“党组织书记见党员”实践活动,通过屋场会、村(居)民代表大会、党员代表大会、乡贤恳谈会等多种形式,采集民情信息1.9万余条,办结群众诉求8416个。

管好用活乡村人才队伍。推进高素质农民培育,培育高素质农民、新型农业经营和服务主体带头人、种养加技术能手、新农商带头人、小农户等1050人。除了培育传统的种植、养殖方面的人才外,还培育网络直播人才315人,其中大堰垱镇中武村、火连坡镇古台村等村(社区)第一书记或党组织书记,凭借出色的直播技巧和丰富的产品知识,成功吸引了大量观众的关注和购买。

抓实减负赋能,多措并举促进干事创业动力提升

厘清权责界限。下发《关于对单位自行要求村级组织承担工作事项等情况进行全面排查和清理的工作提示》,督促相关县直单位严格落实省市“57+5”村级组织事项取消清单,开展政策宣传解读50余场,确保村(社区)干部清楚“该干什么,能办什么”。取消村干部“坐班制”,下发《加强村(社区)干部监督管理九条措施》,严格落实了去“机关化”工作要求。

督促规范挂牌。大力整治“滥挂牌”问题,从严落实“3+5+2”挂牌标准,以5个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挂牌示范,组织各镇(街道)对标对表进行学习,目前,全县各村(社区)均已规范挂牌。

充实基层力量。统筹全县机构编制资源“一优两清”工作,全面起底清退违规借调干部。将年富力强、工作经验丰富的干部选派到驻村帮扶工作一线,调整驻村干部44人。软弱涣散村(社区)党组织派驻力量进一步加强,7个市派驻村第一书记均全部到位,认真落实“四个一”工作举措,年内将完成整顿转化。

抓实集体经济,以点带面促进村级造血功能提升

持续探索村级集体发展新模式。针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路子不清、活力不足的实际问题,着力发挥党建引领、典型带动和创新推动作用,因地制宜探索出“资产盘活型”“开发资源型”“发展实体型”“发展产业型”等四类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典型模式,并在全县推广。

持续深挖资产资源清理新潜力。2023年10月,全县启动农村集体资产资源清理整治专项行动,通过澄清家底、规范合同、收回被侵占资产资源和欠缴承包款等措施,集体水面、集体林权等历史顽疾得到重点整治,全县收回集体资产295处,收回往来欠款526.4万元,盘活资产资源5250.7万元,所有镇(街道)的村集体增收均超百万,其中7个镇增收超三百万元。

持续激发中央扶持项目新动能。2018年以来,全县成功申报中央扶持村级集体经济项目54个,共拨付资金2580万元。同时加强村集体监督管理,要求各镇(街道)各单位强化风险意识,不得以贷款方式和其他承债方式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坚决守住了不违规新增村级债务、不流失集体“三资”这条底线。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