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方县花桥镇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扎实推进“三长制”工作,聚焦队伍建设、动态管理与多元服务,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聚焦队伍建设,夯实治理基础
严要求制定标准。立足镇村实际,制定“五选五不选”任用标准,严把“用人关”,即“政治素养好、群众基础好、服务意识好、身体状况好、村情民情熟”的优先推选,“政治立场不稳、不服从工作安排、群众口碑较差、身体情况欠佳、存在违纪违法”的坚决拒用,着力打造一支“理想信念强、群众信得过、工作干得好”的“三长”队伍。全过程规范程序。严格遵循“民意调查、群众推选、民主测评、个别谈话、“两委”认定、公示监督、镇级审核”选拔任用规范程序,将人民群众的“好口碑”切实转化成基层治理的“新力量”。目前,全镇共选配片长78人、组长160人、邻长606人,联系村(居)民6945户。多方面开展培训。各村(社区)“三长”工作采取“月总结、季反馈”的模式,每月例会总结该月工作成效与突出问题,每季度汇总反馈给上级党委政府,根据上报情况及“三长”所在岗位的具体业务知识和技能安排“三长”进行轮训,将“联村领导下沉讲、‘三长’干部集中学、优秀前辈传帮带”等多种培训方式结合起来,确保每位“三长”都能“补补钙”“充充电”。今年以来,全镇共开展轮训7次,邀请优秀“三长”前辈5人次进行经验分享。
花桥镇芭蕉溪村开展“三长”推选民意调查
聚焦动态管理,激发治理活力
以“群众满意度”为“试金石”。镇党委设置“三长”工作动态评价机制,分为工作态度、业务能力和反馈效率三个维度,每个维度细化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层级。“群众随时评”和“开会集中评”相结合,并由村“两委”每月进统计,若出现“不合格”或连续三个月评价仅为“合格”,将对“三长”进行约谈,确保评价客观、公正、全面,能够真实反映“三长”的工作表现。以“成效认可度”来“立标杆”。对“口碑好、能力强、干事勤、成效丰”,且非村(社区)“两委”成员的“三长”,纳入村(社区)后备力量库进行跟踪培养,适时择优使用。对入党意愿强,符合入党条件的“三长”,可作为入党积极分子重点培养入党。同时结合重点工作与上级要求对优秀“三长”进行表彰,并颁发荣誉证书与公示,树立典型模范。换届以来,全镇共有13名组长、邻长纳入村(社区)后备力量库,12人发展为入党积极分子,表彰优秀“三长”共计25人。以“履职尽责度”去“管队伍”。根据实际工作表现对“三长”动态调整,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局面。对于政策宣传不透彻、工作执行不到位、工作态度不尽心的“三长”,设立为期一月的观察期,若无改观则进行调改。同时对长期外出或身体不适等难以正常履职的“三长”,也及时进行撤换或调整。去年以来,全镇共调整片长3人,组长6人,邻长14人,始终保持“三长”队伍充满活力。
聚焦多元服务,提升治理效能
当好“调解员”。邻长通过日常交谈、微信联系等方式,第一时间了解群众诉求和实际问题,充分发挥新时代“枫桥经验”,形成“发现、研判、处理、回访、总结”的矛盾纠纷调解闭环,将矛盾纠纷尽量化解在邻里,真正做到“小事邻里传,大事村组报,要事村共议”。截至目前,花桥镇由邻长参与化解矛盾纠纷240余起。当好“服务员”。定期走访乡镇企业、商户,宣传最新的政策法规,确保他们能够及时了解并享受相关政策优惠,对镇内33家企业、124户商户进行摸排,建立《助企纾困服务清单》,收集企业、商户的实际需求和困难,将收集到的需求和问题及时反馈给镇政府,推动问题解决,切实优化营商环境。“三长”主动服务,结合企业自身发展规划,为花桥镇豆腐产业龙头企业“飞娃豆腐”在直播培训、品牌打造上提供帮助,带动花桥豆腐产业发展。当好“防护员”。结合“敲门行动”对森林防灭火、用火用电安全、防一氧化碳中毒等进行广泛宣传,并挨户张贴安全明白纸近万张,动员并组织村(社区)居民1100余人次。在对抗森林火灾、防汛抗旱、低温雨雪冰冻等灾害面前,“三长”冲锋在前,争当防汛抗灾的“主力军”与“先锋队”,时刻将守护人民安全落实到行动上。
花桥镇花桥村“三长”向商户宣传政策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