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市石鼓区角山镇:“三个关键”促“三力”做深做实“三长制”

文章来源: 红星网  时间: 2024-12-30 18:00

“三长制”工作开展以来,衡阳市石鼓区角山镇抓住关键人谁来干,抓准关键题怎么干,抓好关键事干出实效。不断凝聚片组邻队伍合力,激发基层治理活力,将“三长制”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进一步激活乡村治理新动能,有效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抓住关键人,聚焦“党建引领、选优训强”凝聚队伍合力

以人为核心协同用力,推动参与群体由“单一主体”向“多元共治”转变,汇聚起基层治理磅礴力量。坚持党委领导、统筹安排,建立健全“党委牵头抓、党建办和站所部门联动统筹抓、村干部直接抓”的工作体系,完善镇党委到村级党组织的统一部署工作体制。

高标准、严要求选配片组邻人员,片长由分片村干部担任,组长由村民小组长担任,邻长按照五选五不选标准,采取“就近、就便、就熟”原则,使用群众推荐和个人自荐结合的方式,重点将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网格员等群众熟、关系近的骨干力量推选为邻长。全镇已选配邻长393名,联系服务群众4374户,实现全镇联户全覆盖,确保邻长联到户,户户有人联。

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充分利用三长微信群、党员交流群等线上载体,发布党建知识、技能培训等教育学习课程。线下依托“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主题党日、“石鼓干部讲坛-角山小讲坛”学习平台、田间课堂等线下活动,邀请农技专家、科创能手授课,采取“讲学+实践”教学模式,保证“三长”每年至少接受1次培训,为“三长”持续充电赋能。

抓准关键题,坚持“问题导向、上下联动”激发机制活力

建立邻长信息名册,每邻联系5-15户,通过制作宣传图板、张贴“三长”架构图和发放三长工作证,在群众家门口亮身份、亮承诺。邻长对重点户每周联系不少于1次,对一般用户每月不少于1次。从各户“家长里短”中感知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做到情况早熟悉、问题早了解,精准收集村情民意。

运用“群众点单、三长接单”工作理念,将群众问题清单转化为“三长”服务清单,实现“片—组—邻”链条内的服务信息全采集、社情民意快收集、矛盾纠纷速传达。推动“三长”服务力量下沉,让群众“上门问”变为干部“下村讲”,常态化开展反诈禁毒宣传、环境卫生整治、关心关爱帮扶等服务。

建立“发现—反映—解决—反馈”问题的处置机制,“三长”逐级解决群众问题,无法解决的反馈至村镇,由村镇组织专业力量“集中会诊”,一项一项对照,一条一条落实,做到任务到人、责任到岗、时限到天。镇站所部门加强业务指导,上下联点、以点带面,及时掌握进展情况,保证群众的问题事事有着落、件件有结果。

抓好关键事,促进“睦邻和美、标本兼治”转化治理效力

发挥“三长”宣传联络员作用,“三长”通过屋场恳谈会、发放宣传单等形式,积极宣传文明创建、医疗保障、旅发大会、养老服务等工作政策,悬挂安全生产、秸秆禁烧、防溺水等宣传横幅标语400余条,发放公开信、宣传册15000余份,让群众了解基层政策、理解基层工作。

发挥“三长”议事调解员作用,用活“三联三访”工作方法,利用“人相熟、情相牵、心相通”的近邻优势,2024年由“三长”摸排问题80余个,调解矛盾纠纷364件,调解成功率达到95%以上,收集社情民意840余件,解决答复率100%。

发挥“三长”文明示范员作用,引导“三长”带头遵守社会公德、弘扬家庭美德,开展“衡阳群众”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活动,创新共商、共识、共建、共治、共享的“五共”治理模式,带头参加“宜居村庄”“最美庭院”等人居环境整治活动,参与人居环境整治200余人次,打造使余塘组、大老屋组等14个人居环境示范点,真正实现睦邻亲和、民富村美。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