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鼎城区:坚持“三个突出”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

文章来源: 红星网  时间: 2025-01-03 16:33

近年来,常德市鼎城区突出党建引领、产业发展、群众主体,积极发动全区党员干部赋能助力乡村振兴。

微信截图_20241227154252.jpg

草坪镇放羊坪村党员荣誉墙

突出党建引领,激发乡村振兴“动力”

鼎城区注重选优配强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充分发挥“领头雁”的作用,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保驾护航。

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队伍。基层党组织队伍实行动态管理,村(社区)干部一旦出现空缺,在3个月内将及时补齐,党组织书记需区委组织部备案通过。同时区委组织部为每个乡镇选派一名联络员,重点对接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一批群众公认的优秀80、90后和年富力强的乡贤能人走马上任。

选派一批驻村帮扶工作队。深入推进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专项整治集中攻坚行动,严格按照应派尽派、尽锐出战的要求,选派一批能吃苦、能战斗、能奉献、能担当的同志为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共选派58名驻村第一书记和149名驻村队员下沉包帮,实现脱贫村、乡村振兴任务繁重村、党组织软弱涣散村等全覆盖。

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主题党日、党员志愿服务等为契机,创新举办了“幸福屋场画幸福”“为民服务解难题”“乡村治理我参与”等主题活动,让全区4万名党员带头助力乡村振兴。草坪镇放羊坪村在村部建起了“党员荣誉墙”,荣誉墙上贴满了在乡村振兴工作中涌现出来的优秀党员及其先进事迹,既激发了党员们比学赶超热情,又起到了一定的示范带动作用。

微信截图_20241227154315.jpg

草坪镇三角堆村杜鹃湖幸福屋场

突出产业发展,注入乡村振兴“活力”

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是关键,没有产业做支撑,乡村振兴就没有后劲。鼎城区灵活运用各项政策,创新驱动产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工作。

坚持政策驱动,激活发展动力。出台《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十条主要路径》,设立1200万元集体经济发展基金,对近两年村集体经济超过50万元的12个村级组织及60名员工按政策兑现奖励。选取30个有发展潜力的村与区农业农村局、区林业局、区水利局等单位签订帮扶协议,通过加大政策、资源倾斜力度等方式帮助提升集体经济收入,形成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振兴经验。

坚持因村施策,创新发展模式。通过“组织参与+能人带动+资源优势”,打造了甲鱼、油茶等6个全区性特色产业,如,十美堂镇同兴村用300亩水面入股河洲甲鱼,村集体年分红达到15万元,获评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谢家铺镇官桥坪村、鹿角坪村等采取“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公司+农户”的模式,种植高端农产品(羊肚菌、猕猴桃、赤松茸和黄花菜等)、中药材(灵芝、玄参等),农产品畅销全国。

坚持整体布局,实现共同富裕。全面推进“以点带面、以强带弱、以城带乡”机制,出台“1名区级领导联点、1家企业结对、1个区直单位牵头和1名第一书记驻村”的工作机制,近三年来,成功申报实施省级扶持村项目25个,带动周边58个村(社)发展产业,累计增收近1000万元,截至目前全区村平集体经济收入超过15万元。

微信截图_20241227154326.jpg

常德市鼎城区乡村振兴学校揭牌开班

突出群众主体,增强乡村振兴“内力”

尊重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深入践行群众路线,主动服务农民群众,做知心人、说知心话,充分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强化自治,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基础。协助村“两委”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治理体系,充分发挥协会作用,积极创建无上访村。成立爱卫协会、红白理事会等自治组织,定期开展“五好家庭”“最整洁农户”等评比活动,形成良好氛围。如,草坪镇兴隆街村、花岩溪镇湖江坪村获评全国文明村。

引才回流,鼓励乡贤返乡投资兴业。据统计,近三年鼎城乡贤支持乡村振兴超过1亿元,支持上千万的有5人。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支持企业家、党政干部、专家学者、医生教师、技能人才等回归,鼓励其通过投资兴业、行医办学、捐资捐物等方式服务乡村振兴事业。谢家铺镇向家巷村乡贤李国强将其价值几千万的酒厂的场地以土地入股形式创办全省唯一一家村级乡村振兴学校。

加强培训,弥补乡村振兴人才缺口。由区人社局牵头,区农业农村局、区教育局等单位先后组织2万余人次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让“土专家”“田秀才”向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加速转型。全面贯彻落实“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目前将近100人经过培训取得学历后,通过公开招考成为乡镇公务员或事业站所人员,为乡村振兴工作注入了新鲜血液。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