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市大瑶镇:红色引擎引领乡村振兴 烟花小镇闯出共富路

文章来源: 红星网  时间: 2024-12-31 20:10

浏阳市大瑶镇坚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推动花炮全产业链强链补链,谱写了组织强、产业旺、人才聚、文化浓、生态优的党建引领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获评湖南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镇。

特色产业“壮骨”

4.5万从业人员端稳“金饭碗”

近日,走进湘赣边彩印包装集中工业区,一栋栋崭新的标准化厂房依次排开。厂房内,焊接声、锤打声、机器轰鸣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动人的“奋进曲”。

彩印包装是花炮全产业链的重要一环,过去存在规模小、分布散等问题。大瑶镇党委、政府通过科学论证,将原来的一处仓储企业“腾笼换鸟”,高标准打造了这一工业集中区。

项目建设过程中,大瑶镇安排党员干部全方位服务土地流转、安全监管、手续办理等环节。“项目从一张蓝图到实景呈现,离不开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凯洋包装厂负责人詹瑶说。

同样在红色引擎的引领下,今年11月,位于天和村的花炮材料制造产业基地整合提升项目启动建设,建成投产后,将成为中部地区规模最大的现代化绿色低碳智能造纸产业园区。

作为花炮始祖李畋故里,大瑶镇拥有包括造纸、彩印包装、花炮机械、原辅材料、花炮生产、经营、物流等在内的花炮产业全链,吸纳就业人员4.5万人。

今年来,大瑶镇聚焦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和民生保障,精准铺排包括湘赣边区域合作先行示范区“十大项目”在内的重点项目14个,总投资超70亿元。

如今,放眼大瑶,随处可见塔吊林立、机器轰鸣、热火朝天的项目建设场景,处处涌动着抓产业、建项目、谋发展的奋斗热潮。

共同富裕是乡村振兴的目标。数据显示,大瑶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近6万元。2023年底,城乡居民存款余额达70.4亿元,连续三年保持20%以上高增长。

乡村建设“塑形”

村民家园似花园

在古香古色的院落中细品书香墨韵,在夜色与烟花交辉的田野中享受星光派对,在体育馆里趣味比拼……今年来,依托花炮原乡美丽宜居村庄示范片建设,杨花村踏上文旅融合新路径。

“通过发挥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助推土地流转、施工环境优化、环境整治等工作开展,确保了项目建设顺利推进。”杨花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刘良洪说。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回巢。杨花村吸引青年人才返乡创业,双方合股成立文旅公司,实现由“建设乡村”向“运营乡村”升级。“随着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村上发展文旅产业大有可为。”杨花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胡兴说。

杨花村的“蝶变”,是大瑶镇和美乡村建设的一个缩影。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

自2021年启动长沙市乡村振兴示范镇创建以来,大瑶镇坚持“对标一流,示范全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引导和撬动项目资金、民间资本、乡贤资源等参与农村基础设施提质及人居环境提升行动。

汇丰村袁家湾片区成为“新城后花园,乡愁栖息地”,崇文、南山、天和等村形成集中连片示范点……近三年,大瑶共创建39个美丽宜居村庄和1个花炮原乡美丽宜居村庄示范片,成为浏阳数量最多、覆盖最广、管护最优的乡镇,铺就了各具特色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党建引领“铸魂”

文明善治绘就幸福底色

今年6月,大瑶镇上升村迎来了一场特殊的“毕业礼”——27名村干部、企业代表及入党积极分子经过三年学习,领到了毕业证书,其中5人取得本科学历,22人获得大专文凭。

“乡村要实现全面振兴,人才振兴是关键所在。”上升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胡显谋介绍,3年前,在长沙市人大驻村工作队和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村上开始选送一批“领头雁”上大学,接受系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更要铸魂。作为花炮产业重镇和省际人口大镇,大瑶镇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较大的基层社会治理压力。近年来,该镇坚持淳化乡风民风与强化社会治理双向发力,持续筑牢乡村振兴的平安基石。

大瑶镇通过传承和发扬龙狮、武术、楹联书画等特色文化,丰富文明底蕴,获评湖南省非遗村镇示范点。

此外,全面推进“三化三治理”建设,以信息化的“天网”、网格化的“地网”、社会化的“人网”,构建起全域覆盖、同步服务的综合治理网络。

“大瑶将坚持把党建引领贯穿乡村振兴全过程、各方面,继续锚定‘对标一流,示范全省’目标,着力打造产业特色鲜明、基础设施完善、宜居宜业宜游、社会安定和谐的乡村振兴先行示范样板。”大瑶镇党委书记潘定一表示。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