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进行时丨慈利县:“三联三提”解锁共富密码

文章来源: 红星网  时间: 2024-12-26 17:25

近年来,慈利县甘堰土家族乡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紧盯村集体经济底子薄、发展资金少、人才缺乏等瓶颈问题,通过强村带动、产业抱团、成果共享等模式,探索形成“联村共建”发展路子,有效激活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活力。

抓组织联建,提升“带动力”。加强组织领导。健全领导体系。严格落实“乡村”两级党组织书记抓乡村振兴主体责任,乡党委政府负责领导、指导工作开展。乡党建办、各村党组织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加大后备力量的储备培育,从农村致富能手、农村知识青年、退伍军人等群体中择优推选进入村“两委”班子。加强帮扶指导。实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包村联系制度,包片领导、包村干部对所包村特别是集体经济落后村加强帮扶指导。深化部门帮扶,从资金、项目、人才、规划等方面给予支持。创新帮扶方式,采取部门牵头、财政支持、企业援助、共同扶持等办法,推动集体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四培四带”机制的示范带动作用、村干部能力提升工程的蝴蝶效应、乡土能人的田间管理技术优势,有针对性地培育一批农村实用人才、村级后备人才、行业领域技能人才,不断汇聚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各方面力量。加强激励监督。严格落实奖惩,推动工作落实,对示范带动强、经济效益好的发展项目和村集体,选树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先进典型,激发农村干部发展热情。落实民主监督,打造一个公开平台。结合“三湘e监督”平台线上信息公开和村务栏党务、村务、财务公示,形成线上线下联动,严格落实“三重一大”事项实行“四议两公开”民主议事决策制度,每月将村级财务收支情况及各项财产、专项资金的筹集和使用情况向群众公布,主动接受群众监督,让村集体“三资”在阳光下“晒”得一清二楚,助推村集体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抓产业联创,提升“内生力”。高点布局,谋定产业发展方向。乡党委、政府坚持“整乡推进、联片发展”总体思路,推动集体产业由单打独斗”向“抱团发展”转变,继续巩固发展水稻、油菜、玉米三大万亩支柱农业,打造粮油千亩高产示范片,因地制宜发展中药材、烤烟、特色水果等优势特色产业,大力打造红岩岭户外拓展等休闲旅游新兴产业,形成了川石溪、古洞溪、宜冲桥溪三片联村共建的发展模式,为现代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打下基础,带动强村和弱村优势互补、抱团取暖、合作共赢。高位推动,锚定产业发展路径。“联村共建”发展模式将全乡作为一个大整体,打破地域限制和行政范围限制,破除村与村之间壁垒,进行全乡范围内资金、项目、技术等资源最大限度整合。通过成立联合社,加强产前项目可研、产中技术指导、产后销售等生产全过程指导服务,打通经济发展资源要素流通渠道,同时实现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各村互惠共赢。积极推行联合社+专业合作社+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三社”引导服务、协同发展的模式,完善社会资本、村集体经济与村民利益的联结机制,着力打造专业合作社、村集体、村民利益共同体,实现“合作社做强、村集体增收、村民致富”的总体目标,不断激发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动力和活力。高标落实,笃定产业发展成效。打通堵点、连接断点,强有力畅通产业循环,在上马墩、龙象庵、任家坪等村建立种植、收割、烘干、碾米、储存等全流程农产品社会化服务中心,已基本形成种植、收割、加工全产业链现代化作业。加强“甘堰大米”公用品牌建设,积极开展“川石溪”“上马墩生态米”等品牌绿色认证。强化销售渠道,在川石发挥现有直播平台网上集市的优势,建设农产品销售中心,通过线上线下结合,实现线下有产品展示,线上有网上集市推广销售。

抓多元联融,提升“创造力”。按照“地缘相邻、产业相连、资源相融、共建互促”的思路,探索推行产业联合体,破解各类经营生产主体组织化、规模化程度偏低问题,推动村村联合、村社抱团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团队作战思路;推动各村合作社之间信息互通、技术共享、销售渠道共有,实现联合发展。盘资产强管理。以“找问题、想办法、促发展”为引领,组织乡村干部扎实开展“三资”清查,重点清查了闲置的老学校、闲置的敬老院、农村闲置房屋等资产,建立了资产台账。统筹“三资”盘活、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下活财源建设一盘棋,实现了闲置资源变财源。盘土地强流转。利用“村集体+合作社+经营者开发”的土地流转模式,把“废土地”集中起来,资源整合,激活乡村沉睡资产、盘活乡村闲置资源,通过自主经营或者公开竞标的方式转让、出租集体资源,充分发挥资源效益。充分利用荒坡、荒滩、荒水及路边、水边、田边、村边等集体空闲地,发展种养殖业,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利用率,增加集体收入。盘资源强创新。坚持“一村一策”多元发展的思路,充分盘活各村“四荒”地、果园、水域、场所等资源,推行村级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的“1+N”运作模式,依托资源禀赋,创新合作形式,打造产业带动、区域辐射、资金撬动、乡村综合、旅游开发等集体经济增长示范村。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