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县永兴街道扎实开展“三长制”工作,按照“五选五不选”的原则,精准化选取1136名“三长”,畅通基层治理“最后一米”,着力打造“三长”示范带动、群众主体参与、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格局。
共绘乡风文明之图
涂自位,中共党员,永固社区7组居民,曾任村党支部书记,退休后被选为永固社区二片片长,他说:“工作退休,思想不能退休,党性更不能退休”。他热心热情,当社区面临棘手问题时,总是能凭借多年基层工作经验建言献策;面对邻里矛盾,也能巧妙化解。
2023年年初,常德市开展“活人墓、硬化大墓”整治百日攻坚行动,永固社区被作为重点整治对象。群众根深蒂固的观念,盲目攀比的思想,让工作难以突破。涂自位主动请缨,上门做亲戚家的思想工作,第二天亲戚就拆除了墓地栏杆。一子动,满盘活,此举直接带动社区其他9名墓主同意拆除大墓。2月底,永兴街道顺利完成整治任务,此项工作获得常德市好评。
双桥社区有31个女邻长,个个怀有“十八般武艺”,会唱歌、跳舞、打鼓、吹号……她们自发组成文化活动志愿服务队,将一个个政策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递给每一户居民。“她们像太阳,走到哪里哪里就亮,让我们开心、快乐!”这是广大居民对她们的赞美。
“三长”们通过屋场会宣讲、微信群告知、文娱活动等形式,宣传殡葬改革、绿色祭扫、环境卫生整治等政策,引导群众自觉抵制落后文化的侵蚀,推进移风易俗,弘扬新风正气,助力乡风文明建设。
共执安全稳定之笔
杨二汊社区3组居民易继军,中共党员,是社区知名的手艺人、热心人,多年来一直担任3组组长,深受当地居民的称赞。
2024年初,石门县遭遇了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街道主干道、桥面结冰情况严重,多处公共设施、生产大棚垮塌,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了严重威胁。
易继军主动在道路上开展除冰,在他的带动下,该组十多户居民纷纷加入到除冰行动中。人力除冰效率低,也不安全,他便上门劝说2户家有铲车的居民,动用铲车将社区主干道的积雪全部清理干净,保障了车辆、人员通行安全。
双溪社区黄家屋场上演了一段“六尺巷”佳话。黄某平与黄某海是同屋场邻居,两家一墙之隔。2023年黄某平在自家晒坪上砌墙,导致黄某海家出行不方便,一件小事却引发了大争吵,让两家从相互照应变成了不相往来。组长黄家娥当起了“和事佬”,将优秀传统文化的“六尺巷故事”融入调解当中。“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人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最终黄某平主动拆除了围墙,双方打开了心结,握手言和,两家还将院子合二为一,关系比以往还要密切。
“三长”们积极投身到救灾减灾、矛盾化解、森林防火等工作中,大到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冲锋在前,小到在邻里矛盾纠纷中迎难而上,起到了先进典型示范作用,从而辐射带动更多群众进入先进行列,开创基层治理新局面。
易继军带领群众一起除冰
共谋农业生产之智
柑橘销售收入是双溪社区农户的主要收入来源,近年来夏季干旱情况逐年严重,社区5组因地势较高,670亩橘园缺水灌溉,产量逐年下降,群众为此犯了愁。社区为解决这个问题,采取集中送水的方式,但一车水要270元,只能覆盖1亩橘园,浇一次水顶多管10天,这也不是长久之计。一边是昂贵的水费,一边是干渴的橘园……群众陷入了两难境地。
涂宏志在当选为邻长后,第一件事就是想办法解决该邻13户居民农业生产灌溉缺水问题。他决定将山下沟渠里的水抽到山上来,这并不是个小工程,要开山挖沟、埋管埋线,群众担心花费太大,更担心钱花了,效果不理想。面对种种质疑,他多次调整施工方案,拿着最合适的预算挨家挨户做工作。他的努力感染到了其他人,13户居民拧成一股绳,自筹资金3.5万元,经过一个多月的施工,装好了2块抗旱电表,铺设“蛛网”式管网8100米,缺水问题在2024年夏季干旱期来临前解决了。未参加灌溉管网筹资的农户可按15元/小时的价格抽水灌溉,资金用于管网维护。这一举措使受益人群由邻扩大到组,并建立起管网维护制度,一举多得。
双桥社区1组邻长尹红霞组织该邻7户居民自筹资金2.3万整修堰塘2口,面积达4亩,惠及居民60户210余人,受益农作物245亩。
“三长”们发挥各自资源和渠道优势,在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中寻找突破口,不断提升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为创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格局而不懈努力。
涂宏志测试水管出水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