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发挥年度考核在推动工作落实落地、激励干部担当作为、促进事业持续发展的导向作用,保靖县坚持考事与考绩融合、减负和赋能并举,通过优化考核指标、细化考核管理、强化考核运用“三步走”,舞好高质量考核“指挥棒”,解码高质量发展“方程式”。
突出指标设置精准性,实现“量体裁衣”
构建起“量体裁衣”式的指标优化机制,坚决贯彻中央、省、州基层减负精神,聚焦“小马拉大车”和权责不对等突出问题,让考核体系轻装上阵,促干事创业轻快提速。
减事项、卸担子、增效能。秉持“服务大局、补齐短板、简便易行”理念,邀请全县管考核的、抓考核的、被考核的各类主体座谈剖析,基于历年考核数据与实际成效,对可考可不考的内容、可设可不设的指标坚决废除,对不合时宜的目标、不切实际的要求一概摒弃,确保权责一致、考核精准,切实提升考核的时效性与引领力,为全县工作高效推进筑牢根基。
减督导、壮胆子、增动力。坚持严控监督检查的总量和频次,对于能够依据平时掌握情况确定结果的指标,县直各单项指标主考部门原则上不再进行现场考核,通过日常监控、动态评估,充分研判掌握被考核单位的目标完成情况,并及时预警、提醒,为基层减负释压。2024年县级督检考事项锐减至14项。
减负压、递梯子、增速度。笃持考核体系“用户思维”,结合考核实践反馈与被考核对象心声,一方面狠治简单以台账、报表等形式评价考核对象的“考迹不考绩”现象,另一方面宽容基层干部在完成考核工作中的失误错误,瞄准能力弱项、知识空白、政绩观偏差等问题及时开展针对性“再教育”,通过合理的教育引导,真正让基层干部在引领发展的赛道上加速奔跑、跨越赶超。
聚焦过程管理多维性,实施“吹哨亮牌”
构建起“吹哨亮牌”式的动态考核机制,将平时考核、年度考核与党建述职有机融合,形成相互衔接、互为补充的完整考核链条,变“单一考”为“综合评”。
实行分类考核,由“一种题型”转变为“多种解法”。依据主责主业构建适配的考核细则,精准描绘出不同赛道的“成绩线”。如此一来,既能深度挖掘各乡镇、部门的优势潜力,又能够有针对性地补齐短板,将考核指挥棒用准、用活,全力推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差异化发展。
加强平时考核,变“一次考评”为“多次评分”。充分运用“调度、预警提醒、现场观摩”等多元化手段,对县级重点工作进展实施全程动态监控,严格落实“督查-反馈-整改”闭环管理,以高频次、严要求的过程把控,确保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序时达标。仅本年度,已累计召开经济指标调度会议10次,发布高质量专报3期,有效传导压力,督促各单位将工作重心向日常聚焦、向过程用力。
优化年终考核,变“一门考察”为“多面剖析”。秉持“真考实核、精查细评”原则,通过被考核单位“三项清单”自查自评、业务主管部门单项考核评价、考核组综合评定等多维度考核方式,对各单位全年工作实绩进行全方位、立体化扫描,精准画像,切实以考核促落实、以考核促提升,确保考核结果真实可靠、经得起检验。
发挥结果运用公平性,做到“授带添花”
构建起“授带添花”式的激励约束机制,通过将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结果与奖励挂钩,真正让实干者得实惠、吃苦者能吃香。
让年度考核结果决定荣誉落向。依据领导班子年度考核等次差异化确定公务员年度考核“优秀”比例,对获评优秀、良好、一般等次的领导班子,干部“优秀”评定比例分别最高可达30%、20%、15%。2023年度,全县共64人荣记三等功,319人获嘉奖表彰,充分激发了干部干事创业的荣誉感与使命感。
让年度考核结果决定晋升导向。将年度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和干部考核定等、选拔任用及职级晋升的核心依据,鲜明树立“以发展论英雄、以实绩论成败”的用人导向。去年以来,全县共提拔干部116人,实施职级晋升308人,一大批政治过硬、业绩突出的干部脱颖而出,为干部队伍注入了强劲活力与动力。
让年度考核结果决定奖惩面向。突出奖优罚劣原则,依据年度考核结果差异化发放年度考核奖金,并在单位内部推行不低于8%的差异化发放标准,拉大奖惩差距,真正让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有效激励广大干部在高质量发展主战场上扛重担、破难题、创佳绩,汇聚起推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