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株洲市石峰区聚焦新时代人才强区战略,深入实施“重大项目攻坚年”和“创新成果转化年”活动,着力聚人才、搭平台、优服务,为新质生产力提供坚实人才支撑,推动现代化新石峰高质量发展。
齐抓共管增强招引“吸纳力”
全区上下形成区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区人社局、区科工信局、优化营商环境协调事务中心等责任部门一体推进的人才工作格局。
实施多元人才引进计划,组织开展在株集中引才工作,帮助区委党校、龙头铺街道引进事业编制人才2名。联系区内重点企业、规上“小巨人”企业,动态了解整体人才需求。全年引进本科人才1370名、硕士人才1275名、博士人才23名,全区人才工作迈上了“快车道”。
推动省市人才政策落地,常态化抓好芙蓉人才计划、市“人才30条”措施落地,积极协助企业和人才申报各项人才项目。今年来,获评省级“创新团队”企业4家,省“领军人才”“湘聚人才”“荷尖人才”、市“青年科技之星”“创新精英人才”共14人,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新进展。
大力推进“湘智回归”,重点对接“双一流”院校,开展“名城进名校”活动,鼓励辖内企业与湖南高等研究院校建立联合攻关项目6个。邀请中南大学等知名院校大学生,参加石峰区暑期实习实训活动,支持优秀学子在石峰就业、创业。近三年,石峰区共吸纳培育青年人才1221名。
靶向发力增强平台“聚合力”
发挥校地院企“共同体”作用,根据不同部门、不同人才对象特点,针对性搭建交流、就业、创业平台,共推人才发展。
深化政校企青年人才交流,扎实开展青年人才联谊交流活动,结合调查问卷精准了解未婚青年人才需求,联合8家单位共同举办“相约石峰·缘定石峰”青年人才主题联谊活动3期,参与人数达325人次。积极配合市级部门举办“产教融合 协同创新”先进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链青年人才沙龙活动,由企业、职业院校选派40余名精英高管、专家教师、优秀学生,共同探讨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发展趋势、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等议题。
深化校园就业创业服务,以政策宣传、课程指导、专场招聘、服务咨询等为核心,向9所高职院校发放大学生就业创业政策18000余份,定期举办“职业指导课程进校园”活动,采集实习、就业岗位信息。发挥校园专场招聘会、大学生创业研讨会桥梁纽带作用,提升求职招聘供需匹配率,今年服务中心接待学生咨询300人次。
深化居民就业返岗体系,重点提升石峰就业服务“两面墙”平台服务质效,构建区级审核公开岗位,镇(街)、村(社区)动态跟进的精准就业服务体系。在辖区重点区域张贴需求码,收集求职人员、用人单位意向,助力300余人次觅得良岗。
扩容提质增强服务“向心力”
科学建立服务机制,打造“纵向覆盖各个层次、横向覆盖各个领域”的服务网,形成具有石峰竞争力的“软硬皆适”人才发展环境。
巩固政企联络“红色捷道”,落实党政领导联系服务专家制度,为20余名专家人才建立“一对一”领导干部联系机制,常态化开展人才走访慰问等活动。开展全区“两重”“两新”送解忧专项行动,协助解决问题诉求19个。定期举办政企“早餐会”,将企业诉求“摆上桌”,限期办理到位。
畅通人才生活“绿色通道”,实施区级“游子关心行动”计划,摸底在外石峰籍优秀人才信息,储备相关人员信息14条。开辟机场人才公务出行专检通道、车辆接送等服务,协调解决346名区内“三厂一所”等重点企业优秀职工子女就学问题,切实解决人才后顾之忧。
维护资金保障“金色渠道”,加大人才奖励资金兑现力度,发放科研扶持等资金,提升人才满意度。今年来,向5名湖湘青年英才发放了省“三尖”创新人才扶持资金、6个省科技创新创业团队发放项目支持经费,及时发放各项人才奖励补助资金共1112.4万元。积极指导、协助辖区企业申报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和安家补贴,石峰区获评市高层次人才119人,获安家补贴支持8人,让人才在石峰区工作安心、发展顺心、生活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