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人才为先。今年以来,宁远县天堂镇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乡村人才振兴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推进乡村振兴人才服务工作站建设,聚焦“三建”、“三聚”、“三服务”核心职能,充分发挥人才引领作用,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建机制强保障,夯实人才工作“压舱石”
天堂镇坚持“一把手”抓“第一资源”,建立镇党委书记抓人才工作促乡村振兴机制,高规格成立乡村振兴人才服务工作站,由专职副书记任站长,组织委员任副站长,并配备多名人才专干,确保人才工作有人管、有人抓、有人干。同时,以片组为单位,聚焦紧缺实用人才、返乡创业人才、乡土人才等3类人才队伍,结合“湘商回归”和村级后备力量招募等摸排工作,建立“3+N”人才库,并实行动态管理、持续更新,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人才工作格局。目前,已入库各类人才68名,为精准服务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聚人才兴产业,点燃乡村发展“新引擎”
一是发掘传统工匠人才。深入挖掘本土传统技艺,寻访到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高源土陶”代表性传承人陈各辉,积极协助其在宁远县城建立非遗馆,在九疑山舜帝庙遗址博物馆旁建立大型柴火龙窑及土陶传承基地。如今,每年有各地数千名中小学生到土陶非遗体验馆开展研学活动,高源土陶产品也因融入书画艺术,审美价值大大提高,畅销各地,有力推动了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发展。
二是回引本土创业人才。天堂镇持续加强与在外乡贤的交流联络,吸引马家村致富能人马宗胜、马宗旺返乡创业,利用马家村的红色文化底蕴和独特自然景观,投入项目资金260万元兴办“舜龙湾”红色文旅休闲基地,集红色文化、生态休闲、亲子娱乐、研学体验于一体,成为今年宁远县热门文旅打卡地,仅国庆假期接待游客量达5000余人,开园半月内承接团建活动40余场,显著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
三是培育新兴乡土人才。挖掘本土厨艺达人张尚红,推荐其代表特色菜品“牛蹄煲”参加宁远县“村厨大赛”,以美食为媒介,推广天堂镇深厚“牛”文化。同时,积极鼓励和支持像张尚红这样的乡土人才发挥优势特长,在乡村旅游、农家乐经营等方面大显身手,为乡村产业多元化发展注入动力、增添活力。
优服务促发展,打造人才无忧“暖心巢”
天堂镇人才服务工作站积极践行“店小二”精神,全力为人才事业发展保驾护航。针对陈各辉非遗产业项目发展需求,积极争取资金和项目支持,助力其扩建非遗馆,扩大产业规模,让高源土陶这一传统技艺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为保障“舜龙湾”文旅项目顺利推进,工作站主动介入,调解多起矛盾纠纷,协调解决用地困难,确保项目建设不受影响。同时,不断加大宣传推广力度,通过多种渠道提升项目知名度,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形成“人才流量”。
天堂镇通过乡村振兴人才服务工作站的建设,在人才集聚、产业发展、服务保障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充分激发人才内生动力,打造出有活力、有温度的人才之家。未来,天堂镇将持续深化人才服务工作,让更多人才在这片热土上投身乡村建设、共享发展成果,共同书写天堂镇乡村振兴美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