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蕨菜当天采当天发”“野葱炒腊肉,小时候的味道”……4月22日,田野里、集市上,新邵县的网红主播在直播间,展示乡土风情,销售农家野味。
草根农民、返乡大学生变身“新农人”,手机成为“新农具”,农家土特产俏销全国各地。近年来,新邵县大力发展壮大电商人才队伍,完善农村电商平台,打造农特产品品牌,培育电商“新农人”,推动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融合发展。2020至2023年,该县连续4年获评省“数商兴农”工作优秀县。
打造电商人才集聚“小高地”。以建设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为契机,高标准建成县级电子商务孵化园(创业服务中心)1个,免费为电商企业及电商人才提供场地、水电、网络、培训、仓储、信息等优质服务,累计培育电商企业104家。高标准建成仓配中心和农产品标准化中心、乡镇、村级电商物流服务站点226个,开设长沙天心叮叮Mall商场“新邵资味”农特产品展销馆1家、O2O体验店5家、网店5173家,形成了覆盖县、乡、村三级的电商网络平台,集聚了一批优秀的电商企业和电商营运人才。
构筑电商人才发展“蓄水池”。新邵县通过“菜单式”精准培训,培养壮大乡村电商人才队伍。近五年来,组织各类电商培训300余场,覆盖15个乡镇250个行政村,普及性培训3万余人次;组织开展创业班孵化、电商创业大赛、抖音短视频直播带货等创业技能培训50余场,创业技能培训3357人,孵化出100万以上粉丝的电商网红6人、电商产业带头人608人。网红主播“湘中烈姐”在抖音、快手等平台共有粉丝100多万,她走进乡镇集市直播助农,探寻新的带货方式。2023年,她直播带货销售额达800余万元。“集市直播既可以助农,又可以涨粉,我计划今年走遍全县的乡镇集市。”李烈说。
插上乡村振兴“云翅膀”。新邵县积极指导农特产品企业开网店、参加各类展销活动,以销促产,发展壮大。米农农业、曾匠厨品、食安农牧等农业产业企业纷纷转型“触网”,开启了“电商+产业基地+农户”的新模式。“80后”网红“曾匠”曾兆明,在相关部门鼓励下成立新邵县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协会,吸收返乡创业大学生、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等80余名农业青年为会员,抱团发展电商,以团队到产业基地直播的方式,打通农业生产、销售链条。今年52岁的李小贵是邵阳市硬是呷得农副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以前,她在家务农,闲时制作猪血丸子、腊肉等,走村串户叫卖。发展电商销售后,她在网上积累一批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客户,家庭作坊成长为村里的致富带头企业,年销售额超500万元。如今,该县桂丁茶、黄桃等100余款农特产品、50余家经营主体触网发展,打造区域公用品牌“新邵资味”及“腊之乡”香肠、“马埠江”丝苗米等品牌,新邵土特产香飘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