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音乐记忆】珍惜时光莫蹉跎 ——《金梭和银梭》

内容简介:

1980年,词作者李幼容在国防科委文工团从事专业创作工作,当时他正随“远望二号”测量船参加我国首次洲际导弹的发射演练。海军护航,万吨巨轮日夜兼程,在太平洋的波涛中破浪前进,非常壮观。
详细内容

????_20231219160355.png

珍惜时光莫蹉跎 ——《金梭和银梭》

1980年,词作者李幼容在国防科委文工团从事专业创作工作,当时他正随“远望二号”测量船参加我国首次洲际导弹的发射演练。海军护航,万吨巨轮日夜兼程,在太平洋的波涛中破浪前进,非常壮观。

一天清晨,李幼容来到甲板上,此时红彤彤的太阳刚刚跃出海面,映照着另一侧还没有落下的月亮。日月在海面上相对而望,映着金波荡漾的海水,十分瑰丽灿烂。看到这样神奇而美丽的景象,李幼容激动不已,他马上回到船舱写下一首名为《日月奇观》的小诗,记录下此刻自己的独特感受。回到北京后,李幼容又把这首小诗整理成歌词,取名《金梭和银梭》。词作在《北京晚报》上发表了,一时间许多刊物、词报竞相转载,一些著名的作曲家也欣然为其谱曲。

????_20240315161540.png

李幼容从收到的近60份从全国各地寄来的作曲稿件中,挑出了时任吉林省音乐家协会主席金凤浩的作品。自此,李幼容结识了金凤浩,两人惺惺相惜,成为好友。金凤浩谱曲后,由总政歌舞团的朝鲜族歌唱家金曼演唱,使这首歌曲慢慢得以流传。之后,李幼容将曲谱寄给著名歌唱家朱逢博,朱逢博的演唱让这首歌迅速在南方唱响。“太阳太阳像一把金梭,月亮月亮像一把银梭;交给你也交给我,看谁能织出最美的生活。”歌曲一开始,就把人们带入到活泼、欢快的氛围中,让身体不自觉地跟着节奏晃动。李幼容将自己见到的日月奇观,加以文学性的描写,采用比喻、拟人等手法,勾画出了一场青春的比赛——“看谁织出最美的生活”。时间易逝,青春易老,年轻人不要蹉跎岁月,要珍惜美好时光。

在音乐上,金凤浩将朝鲜民族风格和通俗风格相结合,第一段多处运用了六度和八度的大跳,使平稳的旋律线条出现明显的起伏。而切分音和附点音符的连续出现,赋予了节奏强烈的韵律感,使音乐更具舞蹈性。第二段旋律由 la、sol、#F开始,小二度的加入让音乐多了分神秘色彩和异域风情。而后又采用了第一段开头部分的音乐材料,使歌曲前后呼应,互相统一。整首作品的前奏、第二段结束和结尾部分的旋律重复,其中附点、切分和半音的使用贯穿始终,起到突出强调的作用,加深了歌曲的动力感和积极向上的氛围。尾句将再现段的最后一个音提高八度,做了四小节的补充,并用“啊”字填充,使歌曲完满结束,有余音缭绕之感,令人回味无穷。整首歌曲将时间与生命、青春与建设这一非常有意义的思想主题,寓于生动的文学形象之中,富有哲理性,唱起来朗朗上口,既鼓舞自己,也激励他人。

20世纪80年代初,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这首歌中所具有的鲜活的生命力和积极向上的音乐氛围,吸引了众多年轻人竞相传唱,也给内地乐坛带来不小的震撼——人们惊喜地发现,除了港台歌曲,内地也有如此通俗、俏皮的音乐。

《金梭和银梭》自诞生以来,因其催人奋进的思想内涵、简洁质朴的旋律线条而深受大家欢迎,先后被录入音乐年鉴、选入中小学音乐教材,进入春节联欢晚会,也被改编成舞曲、合唱曲。我国著名的相声演员姜昆和李文华更是以《金梭和银梭》为主线创作了相声《时间与青春》,劝导人们珍惜时间,爱惜青春,一时间风靡大江南北。我国著名的作家张海迪在和李幼容的通信中,也曾谈到自己对《金梭和银梭》这首歌曲的喜爱,因为它能够鼓舞年轻人珍惜时光,奋发图强。

2018年12月,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我们的四十年”文艺晚会上,《金梭和银梭》同许多作为一代人青春回忆的歌曲一起再次被唱起,人们在歌声中重温了改革开放春风拂面时中国大地的群情振奋,回望那段奋斗拼搏的青春岁月!

日月如梭,光阴似箭,珍惜时光是我们永恒的话题!《金梭和银梭》也在以不断创新的艺术形式,继续发挥着劝勉年轻人“珍惜时光莫蹉跎”的影响力。

(罗子璇)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