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音乐记忆】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歌唱祖国》

内容简介: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这举国欢庆的历史时刻,对祖国、对人民由衷地赞颂是激荡在每一个中国人心中的主旋律。《歌唱祖国》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诞生的。
详细内容

????_20231219160355.png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歌唱祖国》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这举国欢庆的历史时刻,对祖国、对人民由衷地赞颂是激荡在每一个中国人心中的主旋律。《歌唱祖国》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诞生的。

《歌唱祖国》的作者王莘出生于江苏无锡,从小就受到江南地区民间音乐的熏陶和滋养。全面抗战爆发前后,年轻的王莘参加了由冼星海、吕骥组织的“民众歌咏会”,之后又进入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学习,他曾参加过《黄河大合唱》《生产运动大合唱》的排练,也陆续创作过一些革命题材的歌曲与小歌剧。

独特的人生经历让王莘对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胜利的艰辛和伟大有着切身的体会和感受。1949年10月1日,时任天津音乐工作团团长的王莘参加了开国大典,见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时刻。当时,王莘的心里就涌起一个念头——要写一首歌颂伟大祖国的歌曲!

1950年9月15日,王莘到北京,偶然见到了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上排练、准备参加国庆游行的队伍,眼前朝气蓬勃的少先队员、整齐划一的阅兵队伍,蓝天下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这一切让王莘的内心激动不已,创作的激情喷薄而出,他随口唱出了:“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

从北京返回天津的列车上,王莘看着车窗外的田野、树木,想起了他的老师冼星海。冼星海赴苏联前,曾送给自己一支自动铅笔,这支铅笔,是冼星海创作气势磅礴的《黄河大合唱》时所用过的。临别时,冼星海对王莘说:“希望你也能够用这支笔写出鼓舞人心的作品。”想到这里,王莘情不自禁地脱口唱出:“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伟大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王莘赶紧快速在纸上记录着源源不断的乐思……

回到家时已是深夜,王莘的妻子王惠芬当时正怀着孕,即将分娩。但激动的王莘却兴冲冲地叫醒梦中的妻子:“快起来!快起来!我的《歌唱祖国》写出来了!”边喊边唱起来,睡梦中的王惠芬被《歌唱祖国》铿锵有力的节奏吸引,人一下子清醒了,两人一起唱了起来。歌曲创作完成后,王莘希望更多的人知道它,于是将《歌唱祖国》寄给了《天津日报》,他满怀希望地等待着作品发表的日子,没想等来的却是一封言辞委婉的退稿信。这使得王莘有些失落,但很快他就从失落的情绪中走了出来,决定自己印刷歌谱,到处散发。

功夫不负有心人,王莘努力传播《歌唱祖国》取得了成效,歌曲渐渐地在学校、工厂、农村传唱开来,后来又发表在《大众歌选》第三集上。高兴之余,王莘琢磨着要有个正式场合演出才行。经过商议,王莘和他的同事们最终将《歌唱祖国》的首次演出放在天津耀华中学的礼堂。王莘亲自上台指挥,他的同事、男高音歌唱家王巍领唱,靳凯华钢琴伴奏。随着歌声响起,王莘越指挥越激动,他的情绪感染了演唱者,更感动了听众,首演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_20231229150037.png

一天,王莘接到时任中国音乐家协会秘书长孙慎打来的电话,说让王莘赶紧找到歌曲《歌唱祖国》的作者,要到这首歌的词曲,中央文化部急要。王莘高兴地说:“这首歌的作者就是我!”

1951年国庆节,文化部向全国推荐这首歌,《人民日报》用近半版的篇幅予以报道。从此《歌唱祖国》唱遍神州大地,唱的人热血沸腾,听的人激情澎湃。这首让人拥有无限的勇气和力量的歌曲,在中国人民心中树立了崇高的地位。

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时,身在美国的数千名中国游子不约而同地唱起了《歌唱祖国》,唱出祖国强盛的满腔自豪;2004年、2007年,《歌唱祖国》先后伴随首次载人航天飞船和“嫦娥一号”飞向太空;2008 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当稚嫩的童声唱起“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无数的中国人泪湿了眼眶……

王莘曾说:“时代的步伐是节奏,祖国的脉搏是音符,人民的心声是旋律,愿我们的祖国永远和平富强。” 《歌唱祖国》凝结了爱国之声、人民之心、民族之魂,成为亿万中国人心中久唱不衰的金曲,是中国人心目中当之无愧的“第二国歌”。

(段蕾)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