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塞北冰城有这样一位被学生尊敬、被同行称道、被团队视为榜样的普通党员教师——他参加工作30年,始终身处教学、科研第一线,致力于研发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汽车电子产品,他就是哈尔滨理工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教授王旭东。
近日,王旭东教授被授予“全国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光荣称号,成为我省高教系统获此殊荣的唯一一人。日前,记者走进他的科研团队,探寻他在教学、科研及成果转化方面的足迹。
孜孜不倦 科研攻关作表率
30年来,王旭东坚持早晨七点半到实验室,直至晚上八九点钟才回家。在他的作息时间表里,从来没有周末或是节假日,甚至有的大年初一,他都是在实验室度过的。有时为了调试电路,他整宿工作,实在困了就在实验室的沙发上躺一会儿。
多年的科研工作,王旭东从没叫过苦与累。但2002年底开发“汽车无极变速器控制系统CVT”中关键技术的那一次,让他难以忘怀。没有国外的相关资料,国内可借鉴的成果又很少,科研条件艰苦,设备条件简陋……没有低温箱,无法模拟极端温度,王旭东就在三九天里气温最低的凌晨2点到室外进行相关测试。零下30多摄氏度,几分钟人就能冻透,王旭东就在身上揣一小瓶二锅头,偶尔喝一小口用来取暖。而这项极端温度测试王旭东愣是连续进行了半个多月,一举解决了装置在极低温情况下的可靠运行问题,为CVT项目研究突破了重要的技术瓶颈。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近年来,王旭东先后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承担国家“863”项目1项,省部级重点项目7项,有多项成果得到推广应用。
德才并重 谆谆教导育栋梁
王旭东始终身处教学第一线,承担着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工作。
“理论必须联系实际,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对所学理论有更加深刻的理解。”这是王旭东对学生常说的一句话。在培养研究生过程中,他经常提醒学生要勇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善于解决问题,分析问题要细心,解决问题的思路要宽广。“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他的科研团队里,大家都脚踏实地、一心一意地做研究,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们的自身素质得到了快速提升,也进一步加快了团队教学、科研工作的健康发展。
王旭东教授所带领的教学科研团队——汽车电子工程研究中心现拥有40多名博士、硕士研究生,其中有多人担任了项目或子项目的负责人。
呕心沥血 历时五载露锋芒
近年来,我国的汽车工业得到了长足发展。然而,汽车产业中的汽车电子产品存在严重的技术“空心化”问题,迫切需要研发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汽车电子产品,培养高水平的汽车电子技术人才。
针对这一情况,王旭东带领科研团队用了不到5年的时间,将一个课题组发展成为省教育厅的企业研究中心,进而发展成为教育部的工程研究中心:2004年建成了哈尔滨理工大学志阳汽车电子产品研发中心(省教育厅工程研发中心);2005年,与广东东兴客车配件有限公司联合建立了哈尔滨理工大学汽车电子研究所;2006年,省科技厅批准成立了省汽车电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同年,经教育部批准建设了“汽车电子驱动控制与系统集成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011年,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顺利通过了教育部的验收。
目前,该工程研究中心拥有60kW和160kW发动机标定实验室、汽车底盘测功机实验室、汽车电子产品环境实验室、汽车电子产品电磁兼容实验室和汽车特种电机及驱动控制器研究室等7个实验室,汇聚了讲座教授、博士生导师、教授、副教授,博士后、博士、硕士研究生和工程技术人员近60人。
对接企业 科技前沿展风采
目前,中心与哈飞合作,研发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混合动力汽车,为我省的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做好了准备,同时也为我省在环保和节能方面迈上新台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1年来,王旭东教授已培养了50余名博士后、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已毕业的研究生中,在重点大学任教或攻读博士学位的有6人,其他毕业生分别在美国通用汽车公司(上海)、德国奔驰汽车(上海)有限公司等大型企业任职,其中相当一部分人已成为公司的技术骨干,为我国汽车电子工程技术人员国产化贡献了力量。